自我

  忘我是各宗教所追求的終極目標。基督教希望人們能忘我去愛人、助人。佛教則注重物我合一,以達到渾然忘我的境界。而我國至聖先師亦有「勿我」的主張。因此一般人或多或少都有自我的存在。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行為,亦大部分出自自我的意識。
  踏進大學之門以後,我發現現今大學生很強調自我,我們常可以聽到:「不管怎麼說,我還是認為……。」或「這是我的個性、觀點,你沒有權力干涉我,更沒有資格批評我。」甚至:「你這種觀念太理想或太現實、太……。」等等,表現出對自我的保護與對「他我」的忽視。就好像家有掃帚(不一定敝帚),享之千金。不過到後來,我們發現別的掃帚並不一定壞,甚至比我們的還好。
  保衛自己是人類天賦的本能,用之於對自我觀念的維護尤然。這就產生了矛盾的現象,因為光維持現在的自我,所謂「不進則退」,那自我中的觀念,豈不要退化了嗎?不,非但沒有退化,往往都有加強的傾向,為什麼呢?因為當我們有了某種觀念之後,我們就會隨時去捕捉到支持我們這觀念的例證,來鞏固自我的觀念;相反地,對於與我們相抵觸的觀念,我們會充耳不聞,甚至排斥他。就舉個例來說吧?一個有讀書最要緊觀念的人,他可以從父母的贊許、師長的鼓勵、同學的欽羨及對未來的憧憬得到支持。而對於教育所要求的四育並重,認為是一種理想,他還是覺得智育才是最重要;而另外有一個同學有生活的經驗比學識還要重要的觀念,他也可以從活動中令人滿意的表現、團體中的領導地位、比賽中的英雄感,以及報刊雜誌對生活經驗的強調都足以加強他這方面的觀念,對於一些孜孜不倦的同學,有時還會認為是書呆子。以上如此兩個大相逕庭的觀念,都有自己的立足點,因此要他們相互學習就不太可能了,這也就是自我為什麼不會衰退,反而有增強傾向的原因。
  因此,當一個觀念一經在心中建立。則可能在未來當中都支配著我們某一方面的行為。所以建立觀念的好壞,實有關我們未來一生的成敗或榮辱。但是如何建立「完善」的自我呢?那就必須審慎地、客觀地去觀察「他我」,減少幾分自我的堅持,不要一下子就認為別人的觀念不對,否則就難跳出自我範疇,去發現「他我」的美處來改善現今的觀念。當然這並不是叫我們朝三暮四的改變自我的觀念,而是要以自我為基礎去發展為更完善的自我假若盲目的接受「他我」而放棄自我,則將生活在無垠生涯,朝令夕改,其痛苦遠較因過分強調自我所造成的孤獨來得大,而所收獲卻是少之又少,。忘我是難得的修養,但不是忘了自我而以別人的自我為自我。
  活到老,學到老,不要忘了,我們永遠都還須要學習。無論在知識或生活上,我們現在所要學習的不光是知識,生活上的交友、處世也是很重要的,使我們的自我不斷的改善,倘若以今日的自我去見三十年後的自我,那未免太珍惜自我了,不要怕改變自己,只要改變是好的話,使自我能包容著「他我」。有時候,不妨站在「他我」去看看自我,這樣與別人相處將會顯得更融洽,使我們更了解自己,我們的生活也將因此而更富色彩與快樂。(賴明添)

[回前頁]



1977-1981 © 2016
Design: TEMPLATED | Images: Unsplash